大不列颠的拉拉们正换上她们的胶皮长靴,悄无声息地搬迁到大城市以外的小镇,事实上她们这样做已有好多年了。她们再也不必为了避开那些警觉的乡巴佬们的偏见而必须选择同性恋们长期聚集的大城市做为唯一居所――赫伯登.剑桥这坐位于英格兰北部约克郡山谷里的小镇堪称为不列颠同女之都….
这是个有5000人的小镇,有着壮观而让人难忘的石头建筑和文明雅致的主街。根据学术研究部门及人口调查的统计:其女同人口比例超过英国其它城市。甚至有网上说这里七个女人中就有六个是拉拉,可大多数当地人对此却一笑了之。
六十年代以来赫伯登.剑桥一直成为嬉皮士的退居地。由于它的进步势力及很强的艺术氛围,使许多拉拉搬迁到这里。这坐离曼彻斯特市不到一小时的路程的小镇,它的坐落有序的素食餐馆和绿色食品店会让你对它有着特别的感觉。而相对这个小镇的人口来说,拉拉们经营的生意显得过多了些――从咖啡屋到果汁店甚至象水管工、建筑工这样的行当都会有拉拉在从事和经营。
“这的确是一个有着不同生活节奏的地方!”
――彩虹旗飘在同志经营的商业场所外。在小镇餐馆的布告栏上你可以看到提供拉拉婚庆服务的广告。商店里可以看到拉拉影片的放映预告。甚至还有爱鸟协会和登山队的活动……
四年前莎拉.柯特尼和女友远离了伦敦老康普顿街那些让人躁动不安的同性恋酒吧和俱乐部,来到这坐小镇。“我们想搬到一个我们不是唯一的抚养孩子的拉拉居住的地方,无论你是不是拉拉,这里对孩子来说都是个干净、安全的。在这儿”出柜”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柯特尼在拉拉吧里边准备着素食边说。对她来说在大城市之外能找到一个真正欢迎她且能把她的孩子们养大的地方,赫伯登.剑桥这个特别的小镇自然成了她们的选择。
迁移历史
在英国同性恋迁移到远离城市的小镇这种行动最早始于1980年,由一些同性恋组成的一个叫做“野熏衣草”的住房合作社组织。然而她们最远也只到了距赫伯登.剑桥以东25英里的利兹。“女人们从伦敦来到这里,花很少的钱就可买一套连排别墅”。乔.特顿说。她和她的女友25年前搬到这儿,现在经营着一个餐吧。
而几十年前的这个同样未幸免于亚洲经济竞争的压力的小镇,工业曾处于瘫痪,失业的人们抛弃了这里的一切。如今却是如此大的变化――今天你再也看不到门窗上挂着破碎玻璃的废旧工厂和那毫无生气的排房。――它们大多被改成了那带有地中海式厨房的别致的公寓。这个地区开始大量吸引着曾一直钟情于大城市的同性恋人群。34岁的克利斯说:“你不会感到象在其他一些小镇一样的孤单。随着更多同性恋人群的迁入,你会觉更舒适的”。
然而赫伯登.剑桥这坐小镇的变迁也并非未遭到直人的非议:“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经常来这个酒馆,太不舒服了,很糟糕,”52岁的朱迪思说。
但是来自其他一些同性恋人群以外的声音却更多地表示出欢迎――加雷思回忆拉拉们迁入小镇前的景象时说。“她们为这片没有生机的土地带来了工作,每个人能在这能安居乐业,这是个很能包容的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