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大学毕业时,昔日的莘莘学子纷纷走出校园,各奔前程。近日,上海市妇联公布了最新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收入的调查结果,对去年本市10所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就业收入状况作了分析。
男女生收入有差异
“虽然用人单位现在不敢公然对我打出只招男生的‘旗子’,但实际上对女生还是有歧视,而且因为岗位有差别,女生的收入还是比男生低。”一位经历了近半年求职之路的上海外国语学院女生说。
而此次调查结果也证明了,女大学生就业中遭遇的性别歧视之一表现在就业收入上,男生收入比女生偏高。男生试用期月均净收入为1915元,女生为1820元;转正后男生为2706元,女生为2441元。
名校女生相对吃香
调查进一步发现,比起性别差异,校际差异对收入影响显然更加明显,名校女生相对吃香。从求职感受来看,复旦女生对性别歧视的强烈程度明显低于其他院校,仅有34.1%的女生认为求职时遭遇了性别歧视;而且,对未来职业“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高达75.6%,比其他院校女生高10.1百分点。
多数女生很有自信
当被问到什么因素影响就业时,女大学生表示,比“性别”更重要的依次是“交际能力”、“所就读学校”“求职技巧”“所学专业”“学习成绩”和“社会关系”。
有关专家分析,近年来,由于《上海城镇生育保险办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用人单位的性别偏好,相对缓解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但在一些女生热门的行业,比如国家机关、学校、医院、金融机构和传媒业,由于女性比例较高,抬高了“门槛”。
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女生的自信心,相反,很多女生自信心、成就欲在不断增强。在调查中,有92.1%的女生“相信自己一生中会有所成就”。凭着这份自信和努力,不少优秀女大学生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也取得了较高的收入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