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名 称: 维纳斯的诞生 时 期:1879年 创作者:阿道夫威廉布格罗 法国 规 格:299.7cm×217.8cm 材 料:布 油彩 存藏处:巴黎 奥赛博物馆藏
布格罗的这一幅《维纳斯的诞生》,在同类题材的绘画中有其独特之处。他以极富想象力的构图,创造出令人顿生幻想的空间,同时又以写实的造型手段,把神女维纳斯现实化、理想化,给人以亲近感。最重要的是,他运用浪漫主义的处理方式,组织了现实与非现实、人与神、天上与地面等空间关系和人物关系,给人以瑰丽和奇异的艺术感觉,让人领略到浪漫主义艺术之美。 |
|
16.名 称: 吻 时 期:1840年 创作者:F.A.莫勒 俄国 规 格:59cm×65cm 材 料:布 油彩 存藏处:圣彼得堡 俄罗斯博物馆藏
画家以古典主义的严谨手法,描绘了男女青年的爱情之吻。囿于古典主义原则,人物刻画得理性而冷静。但画家的描绘十分细腻逼真,并且以细微的观察力表现了女青年的惊恐与男青年的主动。吻的瞬间是出其不意的。
|
|
17.名 称: 无名女郎 时 期:1883年 创作者:I.N.克拉姆斯柯依 俄国 规 格:77.5cm×99cm 材 料:布 油彩 存藏处:莫斯科 特列恰科夫美术馆藏
这是一幅颇具美学价值的性格肖像画,画家以精湛的技艺表现出对象的精神气质。画中的无名女郎高傲而又自尊,她穿戴着俄国上流社会豪华的服饰,坐在华贵的敞篷马车上,背景是圣彼得堡著名的亚历山大剧院。究竟“无名女郎”是谁,至今仍是个谜,。画家在肖像画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表现风格,即用主题性的情节来描绘肖像,展示出一个刚毅、果断、满怀思绪、散发着青春活力的俄国知识女性形象。
|
|
18.名 称: 蒙娜丽莎 时 期:1503年-1506年 创作者: 莱奥纳多达芬奇 意大利 规 格:77cm×53cm 材 料:板 油彩 存藏处:巴黎 卢浮宫藏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妇女形象。据记载,蒙娜丽莎原是佛罗伦萨一位皮货商的妻子,当时年仅24岁。画面中的蒙娜丽莎呈现着微妙的笑容,眉宇间透出内心的欢愉。画家以高超的绘画技巧,表现了这位女性脸上掠过的微笑,特别是微翘的嘴角,舒展的笑肌,使蒙娜丽莎的笑容平静安祥而又意味深长。这正是古代意大利中产阶级有教养的妇女特有的矜持的美好表现,不少美术史家称它为"神秘的微笑"。
|
|
19.名 称: 披纱巾的少女 时 期:约1516年 创作者:拉斐尔圣齐奥 意大利 规 格:85cm×64cm 材 料:布 油彩 存藏处:佛罗伦萨 彼蒂宫藏
《披沙巾的少女》又名《冬娜薇拉塔》,据传是拉斐尔为意中人画的肖像。画家运用了极为丰富的绘画语言,充分发挥色彩表现力,每一笔都流露出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女郎闪光的眼睛,安祥而略含倩笑的脸庞……华贵衣裙的百褶纹采用浅绛和银灰的调子来表现,与肌肤的色彩相辉映。这种大胆的用亮色来转换色彩的手法,显示了拉斐尔对绘画语言的自如运用,在16世纪的西方油画中实属首创。由于以真实对象为基础,作品刻划的理想化女性成份减少,去掉了不必要的神秘色彩,增强了形象的真实感,塑造了一位平凡而又具审美理想的女性。
|
|
20.名 称: 傍 晚[消逝的幻觉] 时 期:1842-1843年 创作者:夏尔格莱尔 法国 规 格:156.5cm×238cm 材 料:布 油彩 存藏处:巴黎 卢浮宫藏
这是一幅遵循古典主义绘画法则创作的作品,人物更多地借鉴了古希腊雕塑的造型,具有宁静与肃穆的气质。理性的冷漠浸透在画面上:众人欲乘船远去,他们唱着一支忧郁的歌,在傍晚时分,向何处去,不得而知。这是一个富于寓意性的命题,岸上坐着一个始终沉默的哲人,他最清楚-这一切都是行将消逝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