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03-13 11:38:56 编辑:深秋小屋 字体: 大|中|小】
――新加坡《海峡时代》
1957年,
作为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主办的“创意英国” 系列活动的一部分,英国兰伯特舞蹈团于2O04年1月23~25日,在北京天桥剧场,以《性感天后凯丽米诺的梦幻》为题,献上了一台共3场融古典芭蕾和现代舞有机结合的舞蹈盛宴,从而奏响一曲古典结合现代的双重奏。
作为英国舞蹈的旗舰,兰伯特舞蹈团常年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塞浦路斯、智利、西班牙、匈牙利、法国、德国、新加坡、新西兰、日本、德国和波兰巡演。该团此次赴华演出,汇聚了4位在欧洲享有盛誉的编舞者的4部作品。
《性感天后凯丽米诺的梦幻》出自西班牙新生代编导拉斐尔伯纳切拉之手,共3个舞段,每个舞段7分钟,因而也称《21》。伯纳切拉以其好友――澳大利亚性感天后凯丽米诺为原型,创作了这一可称为“惊艳”的作品,旨在以极致的舞蹈表现力,探索名人崇拜的内涵。舞者在凯丽米诺勾魂摄魄的歌声中,充分动用“放松技术”,完全打破古典芭蕾和古典现代舞的规范,最大限度地展示身体的每个部位,随心所欲地表现肢体的协调性。并在群舞和4人舞中,穿插有充满诱惑、感性的双人舞。
《幻想瞬间》是德国编舞汉斯范马南根据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夭同名音乐改编,藉此纪念普罗科非耶夫逝世50周年。3对男女演员情态各异地轮番登场,忠实传神地表达了音乐的情绪和内涵。舞者的身体无论是动态的跳跃旋转,还是静态的控制造型,都不再是19世纪王公贵族的古典芭蕾,而是21世纪平民百姓的生活状态,可谓平凡中凸显深刻。
在4部作品中,《活泼的玩具》欢腾而有力度,是典型的当代舞,其舞蹈语言抽象,力图将观众带入梦幻和意识交织的世界,体现了感性与卓越的舞蹈技巧的完美结合。它的编舞卡罗尔阿米塔奇素以奇思异想著称,他曾在机场演出自己的作品,让演员在机翼和传送带上跳足尖舞。
而《预感》则奔放忧美,技巧难度极高。12名身着紫色古希腊风格紧身衣的男女演员,随着三拍四重奏音乐,时而群舞,时而分为3组4人舞和双人舞,将身体表现力运用到极致。编舞维恩麦克格雷戈尔因此获得英国2002年娱乐杂志杰出编舞奖。在该节目中,音乐的灵魂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正如舞蹈团艺术总监马克说:“音乐是舞蹈的神经,是很重要的部分。”
与英国皇家芭蕾舞团齐名的英国兰伯特舞蹈团,原名兰伯特芭蕾舞团,创立于1926年,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舞蹈团。从其创始人――波兰裔英国舞蹈及舞蹈教育家玛丽娅兰伯特鼓励编导、演员的创造力开始,到1966年,美国现代舞先驱玛莎格雷翰姆将现代舞的训练方式引入古典芭蕾的训练之中,兰伯特芭蕾舞团一直处于变革之中。1987年,它更名为英国兰伯特舞蹈团,不断拓宽表现领域,回归创作本原。总之,这是一条优美顺畅而又柔韧有余的曲线,但绝对不失关键性的斗转跳跃,正所谓没有变革就没有发展。目前,兰伯特舞蹈团的风格以向现代舞靠拢的“当代舞” 为主,正经历着从古典现代舞到当代舞的转变,它不再强调现代舞对古典舞单向的反抗性,而着重于现代与古典无界线的全面融合之中。
由此反窥中国芭蕾的发展,观众看到的更多的还是古典芭蕾,尤其是俄罗斯芭蕾,如《天鹅湖》等。中国芭蕾在恪守传统的同时,是否无意地扼杀了现代基因――创新的动力?其实,这恰恰是芭蕾在中国登陆那天起就已蕴涵的基因。满清末年,北京颐和国乐寿堂内,一位御前女官为慈禧太后表演了西方芭蕾,她的名字叫裕容龄。可以说这是中国的第一个芭蕾演员。裕容龄的父亲是满清的贵族,曾先后出任驻日和驻法的公使,所以她有机会在巴黎歌剧院学习芭蕾舞。
有趣的是,在巴黎期间,美国著名现代舞蹈家伊沙多拉邓肯亲自教过裕容龄,邓肯的自由舞蹈对她产生了影响。归国后,她在宫廷内自编自演了《菩萨舞》、《荷花仙子》、《如意舞》等。
如果说,这是芭蕾在中国的初试莺啼,那么这端倪之中便已裹挟了几分现代的基因。
忆往昔,看今朝。中国芭蕾嗅到了什么?与中国古老的文化艺术相比,芭蕾舞在中国还是一门年轻的艺术。
从第一所正规的舞蹈学校建立算起,仅仅只数十年的历史。但有时候,年轻并不意味着没有落后于时代。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 沪ICP备11026210号-1
版权所有 ©深秋小屋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13154293@qq.com ladyscn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