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的英语文学课学的是海涅的那首The Lorelei,关于一个德国神话,说的是一个渔夫(看样子还是年轻人)划船在海上,被一个美丽的美人鱼即Lorelei的歌声吸引,在完全忘我的状态之下翻船覆灭。其实我不太明白这里除了说明痛苦的爱情之外还有别的什么含义。在这首诗之前还有诗经的那首《v雎》也被翻译成奇怪的英文。这一单元的话题显然是爱(包括爱情、亲情、友情、博爱、……),作为开篇我们先学了Romantic Love也就是指爱情,而总体上我从这些爱情诗里(其中也有莎士比亚最简易的十四行诗)得到的印象是离题的――至少和我们被要求理解的爱情有所偏颇。
而这有失偏颇的理解就是我要描述的想法。
波伏娃在《第二性》提到了女性作为“他者”的地位,也就是她的存在总是客观的,是相对的存在。至于远古时期母系社会就不谈了,关键是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里,女性的存在显得默然,依附,她始终只存在于男性的目光之下。她希望活得符合男人的想象,并把它当作人生的目标。她对自身身体的迷恋也是通过男性视觉去审视判断,从某种程度上说她从来就面目模糊,存在于虚幻之中――这是为了符合男人的理想。在大多数文学作品里无论是小说也好,诗歌也好,都塑造出几近完美的女性形象,至于绘画方面,同样如此。
女性被当作艺术题材绝不是上天的恩赐。这些形象无非是男人想要达到的理想,这种理想不一定只关于性欲,更多的时候被隐喻为高尚的人类理想以及艺术追求。比如安格尔的油画《泉》常常被这么评论。
这么说来,无论是v雎也好,Lorelei也罢,都是表达一种理想――确切的说:男人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