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12-30 01:41:08 编辑:深秋小屋 字体: 大|中|小】
青年编剧程青松
程青松在博客上公布了他与恋人的亲吻照
重庆籍著名影评人、青年编剧程青松,
程青松是重庆记者们的老朋友,但他近年来主要在北京发展,其担任编剧的影片《沉默的远山》、《电影往事》获得多项国内国际大奖。昨日记者在他的博客上看到,最左边的个人简介里,标题就为“青松同志”,“同志”在民间语言里,已经被大众心领神会成“同性恋”的含义,以程青松的社会阅历,不可能不知道。同时,其在本月27日下午15点左右发表了一篇博客文章,其标题为《拿什么拯救,我的爱人》,在这篇文章里,他很直率地写了自己的恋人(已分手)小阳出事后,他痛苦焦灼的心情,以及为对方奔走努力的点滴。其中甚至出现了“在桂花园,我的老师的住处。我拥有了小阳”这样明确表现身份的语言。最坦诚最勇敢的举动是,他在这篇博客的文字下面,粘贴出了他和爱人最甜蜜的亲吻照片。
事实上,在这篇博客发表之前,早在本月25日圣诞节当日,程青松就发表了一篇名为《勇敢的母亲,出镜支持同性恋儿子》的博客,上面转发了一位母亲在电视台公开支持同性恋儿子的文章,这个儿子叫郑远涛,是个25岁的翻译,是广州公开同性恋身份第一人,其母亲吴幼坚是广州某出版社的文学编辑,程青松同时公布了两人的照片。
截至昨日记者发稿时为止,这篇《拿什么拯救,我的爱人》,阅读人次已经达到15242次,评论达到101条。据不完全统计,在娱乐圈里,除了中国港台的关锦鹏和蔡康永公开了自己的性取向外,内地尚无人公开。刘春燕/文
链接
程青松,著名青年作家、编剧、新锐电影批评家。上世纪70年代出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于中国影协,重庆云阳人,现定居北京。
小说:《盆地少年》、《明天》、《生于1966》、《无性别时代的爱情》;
电影:《电影年代》、《晚安重庆》、《铁血杜鹃》;
电视剧:《方脑壳的故事》、《关公》、《我的香格里拉》。
博客实录
●3年前的11月,小阳18岁,我们通过网络认识。他度过18岁生日之后的12月,我回到重庆,写一个电视剧。小阳到车站来接我,我对他一见钟情。
●在桂花园,我的老师的住处。我拥有了小阳。
●这一年我知道,小阳的父母在他1岁的时候离异。不完整的童年,给他心灵留下深深阴影。而我想要做的就是,用我的爱,温暖他的心灵。
●同性恋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不管大家理不理解,支不支持,他们都是真实地存在着,根据权威的数据,目前,在中国,已经有近三千万同性恋者。
●远涛的母亲(国内首位公开亮相的同性恋者的母亲)更希望的是,中国的同性恋有可能像异性恋一样,想爱就爱,也可以长久地生活在一起。
尽管曾经多次采访过程青松,与他之间已经非常熟悉,但是,昨日记者拨打他的电话之前还是有些犹豫――该怎样使用措辞呢?然而,担心是多余的,程青松在北京的家中接受了采访,非常自然,非常坦诚。
“蓄谋”两年公开性向
重庆晚报:《拿什么拯救,
程青松:不是,它写的就是我真实的生活。
重庆晚报:怎么想到公开自己是同性恋?
程青松:这个事情,我考虑了两年。在这一年里,我的前任恋人出事了,我为他奔走,我所承受的压力已经到了常人难以想像的程度。我需要释放,所以,我决定说出来。我觉得,在一个宽容理性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有选择性取向的权利,这是应该得到尊重和理解的。
重庆晚报:你已经是公众人物了,不担心自己的形象受到影响?
程青松:正因为我是公众人物,所以才更应该站出来,以勇敢的态度去承认一个事实。我看了网友在我博客下的留言,大部分还是表示尊重和理解的。另一方面,我既然敢公开,就对可能出现的任何舆论压力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8年同性之爱
重庆晚报:能告诉我们你在情感上的大体经历吗?
程青松:我的博客上有一个简单的反映。我一共有过两个恋人。1987年是我的初恋,此后,我跟小阳在一起。现在我是一个人。我还在为小阳努力,他将来出来后我们能否在一起,要看那时两人的发展了。
重庆晚报:这8年来,生活上有没有受到来自外界的压力和伤害?
程青松:还好吧。其实,在我身处的圈子,同性恋并不少,而我身边的朋友,很早就知道我的事情,大家的态度都很宽容。
重庆晚报:但是,现在你是向圈子以外的所有人公开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你,甚至很可能在你将来的生活中出现困扰?
程青松:我是一个创作者,是以作品本身说话的自由人,我不是一个相对严肃和规范的单位的职员,我想,性取向不妨碍大众对我作品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我跟正常人一样工作,一样创造社会价值,他人有什么权利鄙视我、阻挠我?
重庆晚报:最重要的是,你的家人对此态度如何?
程青松:我已经取得了我父母的支持。实际上,几年前家人一直反对,但是,他们来到北京跟我在一起一段时间,看到我对感情如何真诚执着后,最终被感动了。在我博客里,转发了一篇广州一位母亲公开对儿子同性恋取向的支持,这位母亲是我的恩师,我父母说,他们会像这位母亲一样支持我。
网络公布最自然
重庆晚报: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种方式公开?
程青松:我想过,是否用我恩师支持儿子的方式,在电视台直接面对观众。但是,我觉得,这样显得很高调,毕竟我的朋友现在情况很特殊。而选择博客的方式,相当于一个网络日记,说自己想说的事情,是很自然的。
重庆晚报:在你公开之后,博客点击率剧增,其他论坛开始转载,有人指责你是在炒作自己?
程青松:这是一个荒谬的指责,用自己的性取向炒作自己,是多么低级的事情,尤其是在人们尚未广泛宽容和接受同性恋的时候。这8年来,最困难的时候,我只给自己四个字:勇敢、坦诚。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 沪ICP备11026210号-1
版权所有 ©深秋小屋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13154293@qq.com ladyscn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