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09-23 04:07:39 编辑:深秋小屋 字体: 大|中|小】
唐高宗皇后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镜花缘》里她被认为是心月狐下凡,为的是惩罚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中所造的杀孽。 |
![]() |
那个来自回疆的美丽女子,那个传说浑身散发着麝香味的传奇女子。 你的美丽如同天山的雪莲,纯洁无瑕。 你迷人的香味如同草原的牧歌,悠悠扬扬,飘荡在空旷的草原上,等着我们去寻觅芳踪。 |
![]() |
匈奴呼韩邪单于后--王昭君
西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一次到长安,要求和亲。元帝许。汉朝和匈奴和亲,都得挑个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这回,汉元帝决定挑个宫女给他,他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谁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的,她们一进了皇宫,就像鸟儿被关进笼里一样,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们放出宫去。但是听说要离开本国到匈奴去,却又不乐意。有个宫女叫王嫱(音qiang),号昭君,长得美丽,有见识。自愿到匈奴去和亲。元帝逐择日让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亲。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向汉元帝谢恩的时候,汉元帝看到昭君又美丽又大方,使汉宫为之生色。 传说汉元帝回到内宫,越想越懊恼。他再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模样虽有点像,但完全没有昭君本人那样可爱。原来宫女进宫后,一般都是见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到皇帝那里去听候挑选。有个画工名叫毛延寿,给宫女画像的时候,宫女们送点礼物给他,他就画得美一点。王昭君不愿意送礼物,所以毛延寿没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汉元帝一气之下,把毛延寿杀了。 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离开了长安。她骑着马,冒着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韩邪单于的阏氏。封「宁胡阏氏」,希望她能为匈奴带来安宁和平,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难能可贵的是,当呼韩邪单于去世后,她又「从胡俗」,再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大阏氏的长子,虽然这和中原的伦理观念相抵触,但她从大局出发,珍惜汉与匈奴的友谊。王昭君在匈奴生一男二女。昭君的死年和死地,史书没有记载。 |
![]() |
汉武帝皇后--陈阿娇
陈阿娇是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的女儿。她母亲原想把她许给当时的太子,也就是汉景帝宠妃栗姬的儿子。奈何栗姬太愚蠢,却拒绝了。 馆陶公主于是转向王美人母子。一次,她抱着刘彻说:“彻儿长大了要讨媳妇,这些宫女你要哪一个?”刘彻便答:“如果能娶到阿娇,愿盖金屋以贮之。”这就是金屋藏娇的典故。 后来,刘彻果然当了皇帝,立阿娇为皇后,也实现了诺言。阿娇娇生惯养,开始有刘彻的宠爱,也相安无事。但后来,刘彻身边的女人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有了卫子夫之后。阿娇为人骄傲,善妒,又没有儿子。终于失宠,又因为巫蛊之祸,退居长门宫。 后来,为了挽回汉武帝,阿娇用重金请司马相如作了一篇《长门赋》,但是汉武帝虽然欣赏这篇赋,却始终没有回头。 金屋藏娇虽美,去没有一个好结果。 但是,被立为皇后的卫子夫也很悲惨。在她晚年,她的儿子――太子刘据,因为江充的陷害,被卷入巫蛊之祸中。太子刘据一家都被杀,唯一保全下来的是太子刚出生没几天的曾孙刘病已(后来的汉宣帝)。当时,卫子夫已经白发苍苍了。汉武帝因太子的事,要废了她。她便上吊自杀。 |
![]() |
齐宣王后--钟无盐
钟无盐复姓钟离名春,无盐人,世称钟无盐,是齐宣王的皇后。 钟无盐是历史上著名的丑妇,生得高额深眼,长腰粗腿肥颈秃发,鸡胸驼背,皮肤漆黑。由于貌丑,到四十岁还没出嫁。但钟无盐武术高强,天生聪慧,才智过人,是位很有才干的女政治家。虽然齐宣王喜欢饮酒作乐,好色无能,但他对钟无盐的奇才高艺佩服得五体投地,便立她为皇后。在她的辅佐下,齐宣王从此罢宴乐,除佞臣,强兵马,强国库,使齐国强盛一时。 |
![]() |
秦庄王后--赵姬
战国时赵国美女。本是富商吕不韦之姬,在赵作人质的秦公子楚去吕家做客时,对她一见倾心,吕不韦就把她送给了子楚。后来子楚登上王位,封赵姬为王后,赢政为太子,吕不韦为丞相。庄襄王子楚不久去世,赢政年幼,赵姬为太后听政。庄襄王死后,赵姬与吕不韦旧情复燃,后来吕不韦怕奸情败露招祸,把醪毒送进王宫,以宦官的身份作掩护,与赵姬私通。前238年,赢政正式举行了加冕礼,立即处决了醪毒和那两个私生子,又把赵姬幽禁在雍都。 |
![]() |
商王武丁妃--妇好
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即祖庚、祖甲的母辈“母辛”,生活于公元前12世纪的前半叶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 据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记载,妇好曾多次主持各种类型和名目的祭祀活动,利用神权为商王朝统治服务。此外,妇好还多次受武丁派遣带兵打仗,北讨土方族,东南攻伐夷国,西南打败巴军,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马功劳。武丁对她十分宠爱,授予她独立的封邑,并经常向鬼神祈祷她健康长寿。然而,妇好还是先于武丁辞世。 武丁十分痛心,把她葬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约100米处。墓葬被发掘,保存完好。除发掘出大量青铜器外,其中所出玉器共755件,是商代玉器出土最多、最集中的墓,另有63件石器、47件宝石器及象牙雕刻等物。 |
![]() |
南朝梁元帝妃--徐昭佩
徐昭佩是南朝梁武帝第七个儿子萧绎的偏妃,萧绎当时为湘东王,手握重兵镇守江 陵。徐昭佩在素蝶向林飞,红花逐风散,花蝶俱不息,红素还相乱的江陵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女人。“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典故就出在她的身上。 |
![]() |
清太宗庄妃--博尔济吉特(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科尔泌贝勒蒙古思之子寨桑的女儿,名布木布泰或大玉儿。她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天命十年二月,嫁给皇太极,时年仅13岁,后被封为永福宫庄妃。 孝庄文皇后一生诞育过4个孩子,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生皇九子福临,即后来继位的顺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驾崩,年幼的福临即位,其孝庄被尊为皇太后。她对顺治精心培养,为维护儿子的帝位和大清国的大业用尽心血,但因观念不同,常与喜欢汉文化的顺治发生冲突。 顺治亲政之前,孝庄文皇后摄于多尔衮的权势,委曲求全,故有太后下嫁的传闻。而初进北京后,顺治与中原文化进一步接触,他广用汉人,对许多满族原先旧制进行改革,触犯了皇亲贵族的利益。作为母亲的孝庄这时对儿子也很不理解。而在儿子死去十年后,她与孙子康熙一起到孝陵看望顺治,她这时感到自己对儿子很愧疚,她越来越发现,儿子在满汉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看法比她更有远见,更为明智,更有利于清朝的巩固。此次谒陵标志着孝庄与儿子彻底和解。 1661年,顺治帝福临出痘,病逝于养心殿。顺治的第三子八岁的玄烨即位,改元康熙。自此,孝庄又担当起了培养第二代幼帝的大任。她协助康熙解决了鳌拜等四辅臣的问题,以及对于康熙后来的“平三藩”等重大活动,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人称“两朝兴国太后”。 康熙对祖母极好,在孝庄病重的时候,他竟不顾严冬,步行到天坛为祖母祈祷,甚至请求减自己寿限为祖母添寿。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庄病逝于慈宁宫,终年75岁。康熙极为悲痛,在祖母梓宫前长跪不起,身体大坏,直至晕厥。因孝庄生前有遗言,她不愿离子孙太远,孝庄终被安葬于今河北遵化马兰峪的清东陵旁的昭西陵,也就是儿子顺治的身边。 |
![]() |
清光绪帝皇后--叶赫那拉氏
清德宗叶赫那拉皇后(1868-1913), 满洲镶黄旗,慈禧太后之弟桂祥之女,1889年被册封为皇后,比光绪皇帝大三岁,慈禧临死,为培植叶赫那拉氏的势力,规定国政交摄政王载沣,但事必须禀询她方可,慈禧死后,她不顾国库空虚耗费百万两银子办丧事,她残忍狠毒,贪权横行毫不逊色其姑,辛亥革命爆发后,她起用袁世凯镇压革命,后在袁世凯胁迫下,只好接受清帝逊位条件,1913年病死,与光绪合葬与崇陵。 |
![]() |
蜀汉昭烈帝皇后--甘夫人
甘氏(公元188-2O9年),三国汉昭烈帝刘备的皇后。是三国时代著名的美女之一。 据说刘备命中克妻,他在老家曾 "数丧嫡室"。刘备起兵后,于沛城娶甘氏为夫人。后来,甘夫人随刘备到荆州。生子阿斗(即后来的蜀后主刘禅)。 公元208年,曹军进攻荆州,抛却妻小突围。糜夫人死在乱军之中。赵云保护着幼主阿斗和甘夫人,杀出重围,才使刘备唯一的儿子幸免于难。 甘夫人曾被多次俘虏,但都能安然脱险,回到刘备身边。刘备曾把一尊三尺高的白玉人放在床头,比喻甘夫人皮肤白皙,甘夫人却劝刘备不可玩物丧志。于是刘备撤去玉人,群僚们称赞甘夫人为"神智妇人"。 公元209年,甘夫人病逝,时年二十二岁,葬于南郡(今湖北江陵县北)。公元222年,追溢"皇思夫人",迁葬于蜀。公元223年四月,刘备病死于白帝城,追谥甘夫人为"昭烈皇后"。八月刘备与甘皇后合葬于惠陵。 刘备的最后一个夫人是吴氏,吴氏父亲生前的朋友刘焉任益州牧时,把吴氏纳给儿子刘瑁为妻,刘瑁是刘璋的哥哥。但刘瑁短命,吴氏一直过着孀居生活。 公元194年,刘焉去世,其子刘璋继任益州牧。公元214年夏,刘备兵临益州城下,刘璋投降。此时甘夫人也病死。续娶的孙权妹孙尚香,也离开刘备,回到江东,刘备身边一个妻子也没有。 蜀郡太守法正,把刘瑁遗孀吴氏介绍给刘备为夫人。 公元219年,刘备攻取汉中,称汉中王,立吴夫人为汉中王后。公元221年五月,刘备在成都即帝位,丞相诸葛亮持节授玺,册立吴王后为皇后。两年后,刘备因东征死于白帝城。刘禅即位后,尊吴皇后为皇太后。公元245年八月,吴太后病逝,在位二十五年,合葬于刘备与甘皇后的惠陵。 |
![]() |
宋徽宗妃--韦氏
宋徽宗在位二十七年,是北宋政治最败坏的时期。正值此时,金人崛起,灭辽破宋,宋朝百姓固然生灵涂炭,宋朝的后妃,命运也极悲惨。 1125年,金兵大举攻宋,宋徽宗匆忙传位给儿子钦宗。1126年末,金兵攻入开封,次年四月,徽钦二帝和皇室后妃及臣众十余万人被金兵押解北上。 徽钦二帝被押到位于今黑龙江的极北苦寒之地五国城,徽宗死于1135年,钦宗死于1156年,那已是金主完颜亮在位时期了。 北宋亡国,宋朝的后妃们遭到了非人的凌辱,据说被金人强迫做了金人的慰安妇。宋徽宗的韦妃,也就是高宗赵构的生母,被俘时三十八岁,在金朝被金人凌辱十五年,绍兴和议后才被放回南宋,成为高宗的韦太后。她在金朝,还留下了两个宋高宗的有金人血缘的混血兄弟。 韦太后尽管受尽凌辱,总算还回到南方安度晚年,而且在南宋还颇有权势,其他的后妃可就没那么幸运了。 |
![]() |
隋文帝宣华夫人--陈贵人
宣华夫人陈氏,本应是南陈公主,可是因国破家亡,辗转间成了隋朝妃嫔,可是厄运一直伴随着她,致使一代佳人郁郁而终。 陈氏原是南陈宣帝之女,陈后主之妹。生长于建康皇宫中的她,本应享尽人间富贵,可是,陈后主不理政事,宠爱张贵妃等后宫佳丽,致使北方的隋朝皇室有机可乘。结果于隋开皇八年z公元五八八年{,晋王杨广领军兵渡长江,直抵建康,南陈皇室不战而降。陈氏与众皇族女子全数发配隋朝后宫。 当时,隋文帝之妻独孤皇后善妒,不许文帝立妃嫔以及亲近诸后宫佳丽。陈氏在隋宫中又生活了几年。后来独孤后病逝,文帝才开始无所顾忌的遍幸妃嫔,其中,陈氏获封宣华夫人,另一美女蔡氏则为容华夫人。 这时,隋文帝已垂垂老矣,政事也委之于太子,亦即从前被封为晋王的杨广。杨广本是文帝次子,表面孝顺有礼,实际上却是个心机深沉之人,他首先获取了母后独孤氏的喜爱,然后又挑拨离间,使独孤皇后对太子杨勇愈来愈不满。后来更利用苦肉计,令文帝与独孤皇后以为太子意图毒杀杨广。于是杨勇被废,杨广如愿以偿被立为太子。 可是杨广不安于室,不仅急于要当皇帝,对父皇的两位新宠更是虎视眈眈。仁寿四年z公元六零四年{,文帝病重,宣华夫人与容华夫人都侍立在侧。文帝见她们一直侍奉自己没有休息,赶紧让她们更衣小憩。宣华夫人离开仁寿宫往更衣时,遇上了太子杨广。杨广见父皇病重,眼前人又是如此绝色,便恣意妄为上前非礼。宣华夫人哭喊着,好不容易才挣脱了杨广的纠缠。她衣履不整的赶回仁寿宫,向文帝哭诉杨广的无礼。文帝听后自是大怒,悔恨当日废杨勇而立此忤逆之子,本来他打算召大臣前来商讨废太子一事,可是,宫中早已遍布杨广的爪牙。结果,文帝病重身亡,也有传说指杨广知道父皇打算废太子后便先发制人杀了久卧病榻的文帝。 文帝驾崩,宣华夫人的恶梦才刚开始。就在文帝病逝的这一天,杨广派人送了一个金盒予宣华夫人。宣华夫人与宫人们都很惊恐,害怕杨广对当日非礼一事加倍报复而下诏以毒酒赐死众人。可是当宣华夫人打开金盒时,却发现不是毒酒,而是一对同心结。 宫人们知道并非赐死,都感到十分欣慰,可是宣华夫人却不这么想。杨广恐怕是不会放过她了。在众宫人的请求下,宣华夫人勉强收下了同心结。当夜,杨广便迫奸了宣华夫人。当时同样被杨广强占的还有容华夫人蔡氏。 只是,这一切都瞒不过杨广的嫡妻萧氏。结果,萧氏在宣华夫人面前痛斥杨广奸淫父妃的罪状,又威胁他若不送走宣华夫人,便把这丑闻公诸天下,迫得杨广只好把宣华夫人送到远离禁宫的仙都宫居住。但他对宣华夫人念念不忘,不久又把宣华夫人迎回宫中。 但宣华夫人心里实在不愿以身侍奉父子二人,以致终日郁郁寡欢,回宫一年多便病逝,终年二十九岁。 |
![]() |
逊帝宣统皇后--婉容
婉容(1906-1946),郭布罗.婉容,达斡尔族,正白旗,1905年出生于内务府大臣荣源府内。1922年,已满17岁的婉容因其不仅容貌端庄秀美、清新脱俗,且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而在贵族中闻名遐迩。同年,被选入宫,成为清朝史上最后一位皇后。然而婉容的当选并不是因为她的美丽与多才,而是因为皇帝溥仪随手在她的照片上画了一个圈,同时也就圈定了婉容凄苦的一生。与婉容同时入选的还有另外一个少女-文绣,但是由于文绣家族势力没有婉容家大,所以文绣退而居其次,成为皇妃。然而现在看来,婉容的幸运当选却正是她不幸命运的开始。 住在紫禁城的那段日子里,由于母仪天下的荣耀和新婚燕尔的欢愉,婉容过得还算惬意,她的柔情与活泼也给溥仪带来了很多快乐,而她的饱学多识,更是使溥仪视之为知己。但是婉容也有着大多数女人都有的小心眼和嫉妒心,所以文绣的存在,使得她和溥仪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和谐音。 1924年底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皇帝的尊号也成为了中国的历史。他带着婉容、文绣住进了天津张园。随着时间的推移,溥仪性格上的弱点逐渐暴露出来了,而他生理上的缺陷最终更是导致了文绣提出离婚。可是溥仪却把这场给他带来奇耻大辱的“刀妃革命”的所有过失都推到了婉容的身上。 等到溥仪逃至长春,成为了满洲执政府的傀儡后,他更是对婉容置若罔闻,不闻不问。同时婉容的行动也受到了日本人的严密监视和限制,这一切使婉容的身体和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于是婉容越来越放纵自己,她狂躁易怒,她嗜毒成瘾、她甚至与溥仪身边的侍卫私通,总之,婉容竭尽所能地做出所有可以激怒溥仪的事情。终于,她开始了长达10年的冷宫生活,这段日子使她从一个娇美恬静的美人变成了一个形如槁木的疯子。到了1946年,随着日本人的投降,撇下了一大群的皇亲国戚,溥仪这个儿皇帝也仓皇出逃了。在随解放军转移到吉林延吉的监狱后,孤苦伶仃的婉容终于香魂一缕随风散,化作一g黄土,结束了她曾令人羡、令人怨、令人怜、令人叹的一生。 |
![]() |
以上图片出自:邹莉--画女人的女画家
近日,女画家邹莉的102幅绢本工笔重彩仕女画《中国后妃百图》在广东画院展出。与一般美术作品不同的是,她的作品具有历史和人文的视角。问及邹莉的创作初衷,她坦言,女性形象是她作品的主题。在她看来,中国许多传统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她们对情的执着追求,对性的自觉压抑,对生活不屈不挠的态度,忍受着压迫仍进行抗争的精神,令人感动。作为现代女性,邹莉认为自己有责任通过完整、大量的挖掘,以自己的画笔把这个题材表现出来,借以反思女性在历史上的存在,唤醒女性在现世的自觉。
1992年,邹莉曾以白描的方式为历史上的后妃们绘制了黑白图集,在此基础上,历经数年的创作,她以工笔重彩的形式重新编绘,画成《中国后妃百图》。在中国历史上,系统地表现古代后妃的图画作品尚未见记载,可以说,邹莉是第一次对历史上的后妃们进行了整理。
后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独特产物,为了能抓住最典型的特点表现人物的个性,邹莉在几年的时间里,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读物,从中总结出人物的特点。比如在画末代皇后婉容时,她认为最能表现婉容的镜像是不幸的婚姻导致她感情的失落,她只能依靠鸦片来麻醉自己。邹莉用一个被鸦片麻醉的形象表现了末代皇后的悲剧人生,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肯定。汉成帝妃班婕妤为摆脱迫害退出东宫,并写了《团扇歌》以抒发情怀。邹莉独出心裁地将班婕妤画在一柄团扇上,她执笔沉吟,若有所思,画面上还画出了数柄团扇和飘摇的落叶在秋风中盘旋,衬托出她坎坷的命运。类似这样动人的形象还有很多……虽然全部作品不能说是无懈可击,但作品中人物的每个眼眉、每个服饰,都能看得出邹莉对每个人物倾注的心力。
作为一个女画家,邹莉的《百妃图》也展现了女性画家独特的创作手法,她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同时,大胆地运用了现代绘画的观念,借鉴了西洋画的手段,构图上打破时空间的局限,在同一画面上表现情节的发展过程;有的还借鉴电影中叠印的手法,使作品有鲜明的时代精神;人物表现上,采用了包括写实、抽象、浪漫等各种办法来表现人物的特性,用国画、水彩、水粉、油画等技法来使众多的画面丰富而不雷同;在色彩的运用上,她发挥了中国画色彩的装饰性和表现力,在每一幅图中都精心设计了不同的色调,都与不同人物的性格、身世、经历等“随类赋彩”,加强了艺术感染力。
《百妃图》曾入选九届全国美展获插图类铜奖。1998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时,参观人员签名除用名册外,还用了30张四尺宣,北京观众写下观感的留言簿就有3厘米厚。这些,都让在艰难中完成画作的邹莉十分欣慰。
邹莉说,能完成这些作品,她靠的是一种沉静的心态和淡泊的心境。她虽然历经坎坷,但始终没有放弃对绘画的热爱。1995年,她毅然放弃画院专业画家的铁饭碗,成立情铸画院,这也意味着她没有了一份固定的工资收入,开始自食其力的职业画家生涯。1995年-1997年间,她用彩色工笔画诠释这些后妃们,每天绘画16个小时,绘《水觞》一图时,她整整一个月埋头苦干,足不出户。两年里,没有约稿、没有外出,她也放弃了很多赚钱的机会,只能靠平时的教学收入来维持生活,但她毫不后悔。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潘嘉俊这样评价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不领取国家工资的境况下中,邹莉迈上了这个悲壮的历程,就如同在缺氧的高原上进行登山运动,在烈日下跑着马拉松。”所幸的是,邹莉的行为得到了众多人的支持。丈夫在背后的支撑,使得邹莉能够抛开经济这一现实问题,而著名漫画家廖冰兄先生等老一辈艺术家的鼓励更让她觉得弥足珍贵。
《中国后妃百图》完成后,邹莉正在酝酿创作百米长卷《武则天》,以展现这位女皇80年的人生,对于这杰出的女性,邹莉已经用了多年的时间来构思和研究了,但一时难以完成。邹莉坦言,由于她的特殊处境,她不得不面对许多现实问题,最直接的就是经济问题,这很容易让自己的心境变得浮躁,而这,正是绘画的大忌。另一个困扰就是社会对于女性题材美术作品的忽视,邹莉的很多追求,还得不到社会的理解。
任何一个画家都不会忽视现实的题材,邹莉亦然。她说,在她的女性作品中,改革开放后涌现的女企业家们是重要的一个系列,她希望能在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尽早完成。她要用细如发丝的线条,编织成一幅幅作品,表现千秋妇女的功和绩、情和爱。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 沪ICP备11026210号-1
版权所有 ©深秋小屋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13154293@qq.com ladyscn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